「家當」/ 黃慶軍 馬宏杰

Tuesday, May 17, 2011 § 0



他們曾經失去與將要失去的,都無從計算,這是奧運和世博的光輝照耀不到的,辛酸、脆弱的中國家庭與另一面的中國。這就是黃慶軍、馬宏杰的系列影像作品《家當》。2007年底至2008年初,這組作品在北京百年印象攝影畫廊展出。









【展覽前言】



  中國社會進入現代化進程後,加速了社會機體的變化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,面貌全非。這樣的語境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和挑戰,它要求於當下藝術的,不單單是形式的跟進,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對社會場域變遷的感應和心理體驗,也就是本真的生活呼喚著一種思考型的藝術。


  黃慶軍、馬宏杰的《家當》系列影像作品立足於這樣的時代轉換,去捕捉我們生活中的物品本身,以物的形態去透射寄寓其中的人的內在屬性。這樣,黃慶軍、馬宏杰的《家當》系列作品就成為檢視中國生活情境的視覺圖景。它們不僅是解讀當下中國社會生活在場的圖像文本,也昭示了影像作為藝術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和功能。


  影像作為藝術不是被動地記錄現實,而是體現出藝術家積極介入現實的主體意識。《家當》這組作品充分顯示了影像藝術的這種特殊功能。黃慶軍、馬宏杰為拍攝作品,走訪了中國的許多地區,有意識地去選擇那些最有代表性、最有中國當下生活特徵的居住圖像。







  《家當》構成的圖景向我們揭示了當下中國社會生活狀態的內部結構,將家庭生活的原生態呈現出來,以物的形式展示出中國當代語境中的生活哲學。在這種主觀尋找中國生態的過程中,兩個藝術家建構起中國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關系:真實的內部空間被虛擬地呈露在外部空間中,將徹底的中國家庭境遇敞亮出來,直接地穿透了觀眾的視覺目光。這看似悖論的場景實際上是中國歷史大轉型中被遮蔽了的東西。如果不是藝術家用直接的方式呈現出如此明確的家當圖景,我們會對中國人家庭的器物組織視而不見,即便見到也不思考,這是藝術家巧用影像藝術方法強力介入我們的知覺的結果。《家當》的每一個部分組成都是中國當代社會的生活信仰與生存狀況的見證,它們見證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生活方式的變與不變。在現實與想象的梳離空間中,《家當》以視覺啟示的方式發現了我們置身其中的生活邏輯,從而確證了中國在全球大變局中的具體在場。


文/王春辰






黃慶軍


1971年9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
1999年1月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
現為職業藝術家 生活在北京


攝影個展:
2001年6月在北京《大眾影廊》舉辦蒸汽機車攝影展
2003年在中國平遙國際攝影節上展出蒸汽機車照片
2003年12月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陳長芬攝影藝術中心舉辦蒸汽機車攝影展。
2005年4月在悉尼maunsellwickes gallery 畫廊展出蒸汽機車照片
2005年九月在德國Bielefeld china Galerie 畫廊展出蒸汽機車照片
2006年12月在德國紐倫堡DB博物館展出蒸汽機車照片
2007年4月在北京雲天影像空間展出蒸汽機車。
2007年8月參加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 浮游—中國藝術新一代展覽在韓國。
2007年10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交通博物館展出蒸汽機車。 
作品主要獲獎紀錄:
《鋼廠運煤人》獲聯合國環境署1994-1995世界環境攝影比賽佳作獎在40多個國家展出
1998年獲由《中國攝影》雜志主辦的“柯達杯中國年度十佳專業攝影師”稱號
作品收藏:廣東美術館,德國DB 博物館 深圳美術館

What's this?

You are currently reading 「家當」/ 黃慶軍 馬宏杰 at Golden Ashes.

meta

§ Leave a Reply